史春风专业号
2020.6.20,第一个国际鲎保育日
史春风专业号 | 2020-6-21

2019年6月15至20日,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广西钦州市和北海市举办。1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名代表,分享关于鲎的研究进展、保护实践和公众教育案例,探讨鲎对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鲎保护的实际解决方案,为鲎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出谋献策。

会议组织委员会、各支持单位和参会代表达成共识,通过《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宣言》中,正式规定每年6月20日为“国际鲎保育日”

鲎 [hòu],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

经历过 5 次生物大灭绝的考验后,它们仍然穿越四亿年时光存活至今。

全世界如今有四种鲎,其中体型最大的是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体型最小的是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二者都在中国有分布。

中国鲎曾遍布我国东南部沿海。但现在,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消失等原因,中国鲎的数量急剧减少。

美境自然科学保护团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北部湾一带的中国鲎种群数量在近30年间下降了90%以上。2019年3月,中国鲎在IUCN红色名录里的等级从数据缺乏(DD)更新为濒危(EN)

然而,这种濒危物种目前在我国仅为广西广东福建的重点保护动物。中国鲎的保护常陷入关注度不够、执法力度有限的境地。

昨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鲎科所有种皆新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截图。全文见:

www.forestry.gov.cn/main/72/20200619/091122269387955.html

如果名录通过,便意味着鲎的保护有了全国范围的法律保障,这也将为爱鲎护鲎之人打足了底气。

美境科考行:寻鲎,记录鲎 ©心忆

今天是第一个国际鲎保育日,我们整理了一些这一年来全国鲎保护者所做的努力,与你分享:

2019 年

 

6月27日

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广西防城港开展中国鲎科学放流示范,现场放流幼鲎6万多尾。

供图/颉晓勇

7月

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颉晓勇博士团队的带领下,广东沿海的鲎栖息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颉博士团队在雷州半岛和汕头等地开展野外调研,基本摸清了广东所有鲎保护区的现状。该团队还积极推动与当地保护区、主管部门的合作,在科普宣传、政策建议、增殖放流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7月~8月

广东省鲎调查与保护行动

供图/颉晓勇

7月~8月

美境自然组织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在广西的基础上,联合畓榃湿地研究中心、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海南、湛江的调查。

8月

美境自然与浦香缘联合开发以鲎、鸟形态的“鲎鸟小点”,支持北部湾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8月7~8日

华侨大学教授、泉州市湿地学会会长李裕红组织了泉州和厦门多场七夕保护中国鲎公众宣传和科学放流系列活动。

8月21~23日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9 年学术年会,宁夏银川市。

供图/颉晓勇

9月12日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与美境自然等联合在北海市南万码头举办“中国鲎成鲎北海放归活动暨不吃鲎消费倡导行动”。本次活动放归了9只中国鲎。

9月20~22日

北京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研讨会,颉晓勇博士做了题为“鲎顾之忧”的会议报告。

供图/颉晓勇

10月10日

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参加“2019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供图/颉晓勇

12月

广西海洋研究所的鲎繁育专家陈瑞芳老师在这一年内繁育了100多万只中国鲎的幼鲎,分别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6月在北海竹林盐场和营盘的潮间带进行了科学放流。

放流的一龄小鲎 供图/陈瑞芳

2020

1月

海口市畓榃湿地研究所团队正式启动海南本岛的沿海鲎栖息地和种群调查及保护行动。畓榃还与美境自然科学保护团队、北部湾大学关杰耀博士团队、南海水产研究所颉晓勇博士团队开展合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和了解海南的鲎分布、种群变化以及面临的威胁,希望从保护地规划与加强管理角度推动鲎的有效保护。

2月

2020年上半年,集美大学翁朝红教授团队收集了厦门某放生组织2018年-2019年两年在厦门海域放生中国鲎的情况。该组织一年四季采购野生中国鲎用于放生用途,平均每月采购金额约2.26万元、317只,全年一共放生3811只中国鲎,总重量达12115公斤,总金额约27万元。这一情况揭示了中国鲎在该区域来自放生的威胁巨大,而且鲎的来源肯定为野外捕捞,许多证据表明很多鲎私运自北部湾海域,亟待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以及开展保护工作。

5月22日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在北海南万码头海域放生了2只绿海龟、2只玳瑁和6只中国鲎。参与单位还有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渔政指挥中心、北海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厦门大学、美境自然。

5月22日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鲎(马蹄蟹)的保护。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保育基金组织了“明日之鲎”线上讲座。

6月1日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海国际学校开展了校园鲎保护系列活动,包括标本展示、知识问答、鲎剪纸等。

6月8日

世界海洋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鲎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华侨大学化工学院以及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共同在厦门举行了一场面向公众的放流小鲎和认识珍贵而濒危的鲎资源科普宣传活动。集美大学翁朝红教授和华侨大学李裕红教授在现场进行科普讲解和指导。

供图/李裕红

6月14~21日

“马蹄蟹分享周”在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的Facebook主页及马蹄蟹校园保姆计划的Facebook主页启动。

6月18日

美境自然为防城港市博物馆捐赠中国鲎蜕壳一套,捐赠仪式在博物馆内举办。

6月18日

美境自然来到北海市下村小学,进行了“远古的邻居——鲎”主题分享。

6月18日

华大基因携手南海水产研究所、美境自然、贵州中医药大学,推出“生命周期表——中国鲎遗传多样性研究计划”,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逐步推动中国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在保护上的应用。

6月20日

国际鲎保育日前夕,台湾“社区海洋保育守护计划”在澎湖社区和庙前露天电影院播放了鲎的纪录片《删海经》。该计划旨在以公民科学的方式调查潮间带。

供图/杨明哲

6月20日

美境自然将“百人鲎画”捐赠给北海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向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分享鲎趣味知识。

6月20日

北部湾大学关杰耀博士计划在国际鲎保育日期间,针对北部湾大学的师生群体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供图/关杰耀

6月20日

福建省将启动第一届国际鲎保育日“同心守鲎 共护家园”主题的科普活动方案,期待从鲎保育日到七夕期间,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呼吁全省范围多方力量响应全球爱鲎行动。福建省鲎学会筹建委员会也会在这天正式成立。

6月20日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计划在国际鲎保育日期间组织“马蹄蟹101”活动,向水口湾游人介绍鲎保护。

今天,我们开启一则“寻鲎计划”

如果你看到鲎或相关物品,不论是在海滩、餐馆(顺便拨打12315举报)、博物馆,请拍张照片,描述一下,加上 #鲎情报#的话题发条微博。

发现鲎的任务

就交给热心又善良的你了

剩下的信息汇集和整理

交给美境

我们一起

为鲎保护做更多努力

「鲎会有期」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